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如果家庭中晚輩懂得孝敬長輩,可以促使家庭和睦、溫馨、幸福。家庭中長幼有序,相互關心,互相寬容,將會呈現其樂融融的氣氛對每個人的身心發展都是有利的,作爲父母我們應該怎樣教導孩子從小具有孝敬長輩的好行爲呢?
一、孝敬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
孩子的奶奶爺爺和我們生活在一起,爲了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形象,起一個榜樣作用,我們對父母非常尊重,無論大事小事都尊重老人的意見,有什麽樣好吃的東西,也先給老人吃,對老人的關懷,孩子看在眼裏,記在心上,在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中,孩子知道了什麽是美,什麽是善,學會了有好吃的東西,總是搶著說:“爺爺奶奶你們吃!”雖然祖孫幾人你推我讓,但每次最後還是老人先吃,老人高興地逢人便誇自已的兒孫孝敬。看到我們給孩子帶來了良好的影響,自已也感到很欣慰。
二、肯定好行爲,增強正效應
要讓孩子做到孝敬長輩這也不是一件難事,只要注意觀察,及時發現,鼓勵孩子的好行爲,時間長了,自然會産生好的效果。周末,我在看望母親時,順便帶上一些可口的食品,並帶女兒一起去,讓女兒把食品交給母親,我的父母見外孫女這麽孝敬,樂得合不攏嘴,我們也趁機大大的誇獎了一番。
三、孝心不分早晚,關鍵要耐心,堅持引導。
我有兩個孩子,在她們剛學會走路時,就注意教她們做一個懂得回報、懂得孝敬老人的孩子。比如:出門和長輩說再見,放學和長輩打招呼,坐車給老人讓座……我們常年堅持這樣做,現在她們都有能自覺孝敬照顧長輩。
總之,若想讓孩子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,做家長的,首先要以身作則,做好表率,讓孩子來效仿,相得益彰,互相促進。相信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,孩子自然會對“孝敬長輩”這四個字擁有自已的理解,也會用自已認爲合適的方式去孝敬長輩。
本文標簽:孝敬長輩